装修施工合同是业主与装饰公司或是施工队签订的法律文件,一般来都是由施工方出具,业主审核的。业主审核就是要认清合同中潜在的法律风险,然后对于不适当的风险予以校正。
签协议第一要确定甲方和乙方,包括其名字及联系方法。有的装饰公司在签协议时需要业主填写的信息详细,但在自己签字时,只不过在签名处盖个章。遇见这样的情况,业主需要需要装饰公司签上其完整企业的名字,并且确认签的公司名字是不是与盖章的公司名字一致,若不同需要其讲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且在合同中写明。
1.合同主体不明晰
2.书面文件不全
施工合同不仅仅是一本合同书而已,经过双方认同的工程预算书与装修施工的整套设计、施工图纸都是施工合同的有效构成要件。而有的业主在与装饰公司签协议时以上三个要件可能不齐全,签字施工后因为文件不齐全而带来的问题就没办法寻求法律保护。
目前装修工程中出现增项是非常容易见到的事,但其实这是不正常的。由于装修公司刚开始为了使业主签单把价格压的非常低,等到真的施工时再一点点的增项,而这个时候业主也没反悔的机会了,只能任其增项。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况,业主在签约前先要审核一下价格上的施工面积与施工项目是不是合理,小心增减项目。
3.增减项未加入合同
如果是施工过程中出现增减项目,那样施工合同也需要变更,业主需要与装修公司协商,与工程有关的工期、预算和图纸等都要做出变更。
装修公司在给业主建议时一般都会让业主选择装修公司提供一部分装修材料,业主自购一部分材料的装修方法,那样这样的情况就是甲乙双方均对材料负责。业主需要按时提供装修材料,并要经过装修公司验收,并且办理交接手续。装修公司没权利私自更换业主提供的材料,若材料有问题也要准时更换、补齐。装修公司提供的材料业主也要验收,业主要拿着装修公司提供的价格报表核对材料,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需要装修公司更换、重做、赔偿。
4.材料提供不做确认
5.工程验收不细心
验收应该注意的大问题就是合同中一般都规定:如没有办理验收手续,买家提前用或擅自动用工程成品而导致损失的,由买家负责。所以业主在完工后必须要认真验收,一旦发现水平问题,可以需要装修公司返工。不可以完全修复的,可以需要装修公司赔偿。如果是有的项目非常难在短期内发现问题,双方可以约定一个适当的期限作为保修期。